新闻动态
2025年半年快过去了,多数人感到煎熬
2025年半年快过去了,多数人感到煎熬
文/普通老百姓
2025年刚过半,不少人已经在朋友圈感叹:“今年是真的难。”嘴上说着“熬一熬就过去了”,可日子像被按了慢放键,每一分钱都得掰成两半花,每一份工作都怕明天就没了下文。这半年,无论你是打工的、做生意的,还是背着房贷的普通人,都能从身边的变化里感受到一股无形的压力。
一、经济数据“稳中向好”,但普通人摸不到“暖意”
今年一季度,官方数据确实漂亮:物流总额涨了5.7%,服务贸易逆差缩小,海洋经济增速跑赢GDP。可到了菜市场,猪肉价涨了3.1%,汽油费每月多掏两百块,工资条上的数字却一动不动。专家说“消费回暖”,但老百姓的购物车里,打折卫生纸和临期牛奶成了常客。有网友自嘲:“数据是宏观的,穷是微观的。”
更扎心的是,企业也在过紧日子。中小企业裁员、降薪的消息不断,就连往年财大气粗的互联网大厂,今年校招名额也砍了一半。一位制造业老板叹气:“出口订单看着多,但美国关税一加,利润全被吃光了,工人工资都快发不出。”
二、年轻人找工作,比“中彩票”还难
今年最煎熬的,恐怕是1200万应届毕业生。招聘会上,一个岗位上百人抢,985硕士去送外卖、海归挤进街道办的新闻早就不新鲜。更惨的是中年人,35岁成了职场“高危年龄”,有人白天开网约车,晚上摆地摊,只求“别让房贷断供”。
就连“铁饭碗”也不稳了。某地公务员降薪20%,教师编取消绩效奖金,体制内的人也开始盘算副业。一位基层公务员苦笑:“以前羡慕我们稳定,现在连食堂的荤菜都从大排变成鸡架了。”
三、房子、看病、养老——三座大山压得人喘不过气
房子:“房价跌了,可我还是买不起。”一线城市核心区房价依然坚挺,三四线城市的房子却成了“烫手山芋”。有人前两年高位接盘,现在房价腰斩,房贷却一分不少,“房子卖不掉,月供还不起,每天睁眼就欠银行500块”。
看病:大医院人挤人,挂号排队两小时,看病五分钟;社区医院倒是人少,可连个像样的B超机都没有。一位慢性病患者抱怨:“药价是降了,但专家号更难挂了,想好好治个病,得托关系找黄牛。”
养老:独生子女最怕父母生病。养老金涨得赶不上物价,请护工一个月6000块,比大学生工资还高。农村老人更苦,70岁还在工地搬砖的比比皆是,“不干活,连口热饭都吃不上”。
四、外部“黑天鹅”不断,普通人跟着遭殃
特朗普一上台,关税大棒挥得比预期还狠。中国出口企业被迫“以价换量”,利润薄得像张纸。做外贸的小老板们半夜盯着汇率波动,生怕一觉醒来又亏几十万。更闹心的是,国际油价、粮价跟着地缘冲突坐过山车,加油贵了、面粉涨了,最后全摊到老百姓的账本上。
五、熬下去,总有天亮的时候
难归难,但中国人最擅长的就是“扛”。政策也在发力:老旧小区改造让农民工有活干,夜市地摊放宽给失业者留条路,职业教育培训让中年人学个新手艺。一位摆摊大姐说得好:“抱怨没用,多卖一碗炒粉,娃的学费就多一分着落。”
这半年,我们见证了太多无奈,但也看得到外卖小哥暴雨里送餐的坚持、小店主凌晨进货的背影、程序员顶着黑眼圈改方案的韧劲。2025年很难,但中国人从来不怕难——因为日子,总是咬牙熬出来的。
下一篇:国务院常务会议:持续稳定股市
